微信充值 俄乌战争爆发后,美方趁机率领一众盟友在多个场合谴责俄方,近日,G20峰会期间,18个国家甚至拒绝和俄方进行会晤。 据外媒报道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参加G20峰会时,有18个国家代表拒绝与俄举行会晤,这些将拉夫罗夫“拒之门外”的国家分别是沙特、印度、土耳其、墨西哥等国家。 令不少人疑惑的是,拒绝会晤的国家中还包含了此前看起来对俄友好的国家,尤其是土耳其,此前不仅和俄方扩大合作,甚至还自告奋勇充当俄乌和谈的“中间人”,为什么如今却冷落俄方? 之所以会如此,一方面和近期乌克兰战场的局势有关,眼看俄军接连失利,加上俄罗斯从赫尔松撤军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,他们认为俄方会成为最终的输家,于是立马转变态度。 土耳其此前同俄方亲近,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俄军频频取得大捷,然而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俄军进展不顺后,土方对俄态度就大不如前。另一方面,则是害怕美西方报复,谁都不敢做“出头鸟”。 在其他国家基于上述原因疏远俄方时,关键时刻中方站了出来,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拉夫罗夫举行了正式会谈,双方就亚太局势、俄乌冲突等问题展开讨论。 王毅外长无视他国选择和俄外长会晤,向外界释放两大信号。第一是在“提醒”国际社会,G20领导人峰会不是商讨政治议题的平台,而是世界20个经济体协调经济技术事务的机会,切勿将主题弄混淆了。第二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方绝不会让俄罗斯孤军奋战。 不久前拜登宣称中方将会拉开同俄方的距离,随后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反驳道,中俄关系不会受外界的挑拨离间。所以,这次也是在警告美国,中方并不会因为忌惮西方,像其他国家一样刻意远离俄方,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,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。 事实上,前阵子当联合国大会发起一项决议,要求俄方为乌克兰提供“战争损失费”时,俄方昔日盟友不是投赞同票就是弃权,而中方投下了反对票,并阐述了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。 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冷静、和平共处发展的理念,并不是有意跟哪一方“唱反调”。如今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美西方国家手中,大部分国家即便不认同美西方的做法,迫于自身实力所限也不敢公然违抗。想要打破这一局面,让这些国家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,只有建立多元化的国际秩序。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