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习生 https://www.shsxjy.com/ 丰色发自凹非寺量子位|公众号QbitAI 跟着生物钟吃,就没那么容易胖。 Science最新研究(来自西北大学),证实了这一点。 实验中,三组小白鼠,作为夜行动物,一组只在活跃的晚上进食,一组在白天,最后一组则随意想吃就吃。 结果7天以后,第一组体重增长明显比后两者慢(下图蓝条),而它们吃的明明是同样的高脂肪、高热量食物。 所以,这究竟是为啥? 跟着生物钟进食,为什么不容易胖? 夜间进食的小白鼠并没有严重长胖,并不是因为它们身体在这个时间段摄入的能量更少了,也不是它们在夜间的活动量变大了。 而是它们的行为让生物钟的规律得到了维持,维持了代谢的健康。 具体来说,就是脂肪细胞的燃烧产热能力没有被破坏,保护了同样高脂肪高热量进食的它们免遭肥胖困扰。 而此前的研究发现,脂肪细胞产热的一种途径是以代谢物——肌酸为中心。 在由该物质组成的无效肌酸循环中,肌酸促进过量的ADP释放,从而驱动脂肪细胞的产热呼吸。 而这一循环的关键效应因子,就是肌酸激酶B(CKB)。 在本研究中,科学家就发现: 在活跃夜间进食的小鼠,它们的CKB表达(CKBexpression)和肌酸的合成(Creatinesynthesis)都受到了昼夜节律时钟的调节,产生了与能量消耗量(Energyexpenditure)相匹配的曲线。 从下图可以看到,这三个值都呈上升趋势,从而让体重的增量下降(右)。 相比之下,在本该休息的白天进食的小鼠,它们不恰当的饮食时间消除了肌酸和CKB的节律性,最终导致脂肪细胞产热的能力受损,从而引发体重上升(左)。 看来,减肥人士晚上真的要管住嘴巴了。 除此之外,科学家还发现: 如果小鼠的脂肪细胞中天生缺乏一种叫做锌指蛋白423(ZFP423)的东西,那么即使它们不按生物钟进食,细胞的产热功能也不会受损,也可以避免变胖。 不过,要是体内缺乏甘氨酸氨基转移酶(GATM),那么即使它们和实验组之一一样限制在夜间进食,体重也会变得跟白天进食的小鼠差不多。 因为GATM是一种肌酸生物合成的限速酶,它会导致脂肪细胞的产热能力降低。 但好消息是,我们可以通过被动补充肌酸来加速脂肪消耗。 最后,作者表示,跟着生物钟进食减肥的方法用在人身上也是非常有希望的,并且它还没有副作用。 论文地址: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ence.abl8007 参考链接:[1]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ence.ade6720[2]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3MzQyNjY1MQ==&mid=2652527273&idx=3&sn=f8239e8277f11c20108e8efac25ef301&chksm=84e1c91db396400b3a76149ce9010fa737c94eb1ed7a989ab508d30df510a62e8a568b94739e&scene=27 ![]() |